编号 |
名称 |
|
|
观点集成 |
|
观点集成020649 |
审理抢劫刑事案件的基本要求 |
观点集成020650 |
抢劫罪的量刑 |
观点集成020651 |
“飞车行抢”行为构成抢劫罪的具体情形 |
观点集成020652 |
为消灭债务采用暴力、胁迫手段抢回欠款凭证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观点集成020653 |
教唆他人抢劫自己与妻子共同财产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观点集成020654 |
对抢劫罪中“暴力”、“其他方法”的理解 |
观点集成020655 |
“吊模宰客”行为一般涉及诈骗罪、强迫交易罪、敲诈勒索罪三种情形 |
观点集成020656 |
共同盗窃中部分行为人使用暴力,其他人不构成转化型抢劫 |
观点集成020657 |
盗窃财物价值虽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为抗拒抓捕而持枪相威胁,情节严重,可以认定为转化型持枪抢劫
之一、之二 |
观点集成020658 |
盗窃未遂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转化为抢劫的问题 |
观点集成020659 |
对转化型抢劫罪中“当场”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60 |
对“携带凶器抢夺”的具体认定 |
观点集成020661 |
转化型抢劫既遂、未遂的认定标准 |
观点集成020662 |
抢劫罪与强迫交易罪的区别 |
观点集成020663 |
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区别 |
观点集成020664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 |
观点集成020665 |
抢劫罪与绑架罪的区别 |
观点集成020666 |
抢劫罪与寻衅滋事罪的区别 |
观点集成020667 |
“入户抢劫”中“户”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68 |
进入学生宿舍和旅馆抢劫不应认定构成“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69 |
子女进入父母居室内抢劫一般不能认定为“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0 |
进入经营区域与生活区域无明显隔离的商店抢劫财物不构成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1 |
非法进入他人共同租住的房屋抢劫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2 |
进入卖淫女出租房嫖宿后实施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3 |
行为人从户外追赶被害人进入户内后实施抢劫的行为,能否认定为“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4 |
行为人入户盗窃、抢夺、诈骗,只要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相威胁,均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5 |
在入户强奸过程中临时起意劫取财物的不构成“入户抢劫” |
观点集成020676 |
抢劫犯罪入户抢劫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77 |
抢劫犯罪于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78 |
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79 |
抢劫犯罪具有法定八种加重处罚情节的刑罚适用 |
观点集成020680 |
抢劫共同犯罪的刑罚适用 |
观点集成020681 |
抢劫犯罪中累犯等情节的法律适用 |
观点集成020682 |
抢劫案件附带民事赔偿的处理原则 |
观点集成020683 |
“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含义 |
观点集成020684 |
使用暴力迫使受害人网上转账至行为人指定的账户,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
观点集成020685 |
劫持被害人后,要求被害人以勒索之外的名义向其家属索要财物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观点集成020686 |
在拖欠被害人钱款的情况下,以暴力、胁迫手段逼迫被害人书写收条行为的定性 |
观点集成020687 |
以借钱为名劫取财物使用后归还并付利息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观点集成020688 |
携带凶器在银行营业大厅抢夺储户现金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
观点集成020689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犯诈骗罪后为抗拒扭送当场实施暴力的行为构成在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
观点集成020690 |
诈骗未得逞后以暴力手段取得财物行为的定性 |
观点集成020691 |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对特定被害人抢劫的行为定性 |
观点集成020692 |
骗乘出租车欲到目的地抢劫中途放弃的,应认定为抢劫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 |
观点集成020693 |
指认被害人住址并多次参与蹲守,但此后未参与实施抢劫的不属于犯罪中止 |
观点集成020694 |
“多次抢劫”是指抢劫三次以上 |
观点集成020695 |
意图抢劫他人数额巨大财物未得但致人轻伤,不宜认定为“抢劫数额巨大” |
观点集成020696 |
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行为的定性 |
观点集成020697 |
抢劫致人死亡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698 |
抢劫过程中致人重伤,后放火毁灭罪证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
观点集成020699 |
抢劫后为抗拒抓捕而实施暴力致人伤亡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一罪 |
观点集成020700 |
为抢劫而携带枪支,抢劫中未使用枪支的,不是持枪抢劫 |
观点集成020701 |
持仿真玩具枪实施抢劫,不应认定为“持枪抢劫” |
观点集成020702 |
抢劫国家二级以上文物数额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703 |
关于抢劫信用卡、存折、机动车辆的数额计算 |
观点集成020704 |
对抢劫违禁品、赌资、赃款赃物及亲属财物行为的定性 |
观点集成020705 |
明知他人抢劫,还于暴力行为结束后参与共同搜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定性 |
观点集成020706 |
共同抢劫的部分行为人引起的致人重伤、死亡后果,其余行为人承担相同责任 |
观点集成020707 |
抢劫罪适用死刑的标准 |
|
|
人民司法 |
|
应用202004032 |
刑事司法类型化思维的适用——以携带凶器进行抢夺中的“凶器”为例 |
应用201419042 |
转化抢劫之司法认定 |
应用201101053 |
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在复杂犯罪行为认定中的适用(入室抢劫、强奸) |
应用201003038 |
抢劫罪适用死刑的几个问题 |
应用200612100 |
论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界限——评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检察院诉朱波伟、雷秀平抢劫案 |
应用200602104 |
共同诈骗犯罪转化抢劫案例评析 |
应用200504100 |
论转化犯罪的构成及定罪量刑的平衡 |
应用200501022 |
刑事审判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
应用200405059 |
“飞车抢物”刑事案件定性的法律思考 |
|
|
人民法院报 |
|
法报2024071807 |
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主客观条件的厘清与界定 |
法报2024040407 |
以摆脱的方式脱逃抓捕是否应以抢劫罪论处 |
法报2023113006 |
进入卖淫女房间抢劫的行为定性 |
法报2022081806 |
盗窃犯罪中抗拒抓捕和摆脱抓捕行为之区分认定 |
法报2022051908 |
入户盗窃转化抢劫罪不应定为入户抢劫 |
法报2022051206 |
“站住!把手机交出来!”是敲诈勒索还是抢劫? |
法报2021121607 |
抢劫罪手段行为限定的必要性与具体路径 |
法报2019052306 |
非法拘禁中强行转走被害人支付宝账户钱款构成何罪 |
法报2018121307 |
抢手机后转走微信钱包内零钱的行为定性(抢劫) |
法报2018071107 |
暴力劫取女友财物构成抢劫罪 |
法报2018052407 |
共同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 |
法报2018040506 |
盗窃后下屋抽梯致他人受伤是否构成转化型的抢劫罪 |
法报2018021507 |
将抵押手机骗出后趁机逃跑行为的性质 |
法报2017080206 |
侵入卖淫女的租住处抢劫是否属于“入户抢劫” |
法报2017070507 |
行为人的客观行为是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关键 |
法报2017060808 |
抢劫后又迫使被害人出具欠条的罪行认定 |
法报2017041206 |
共同实施盗窃后未使用暴力的行为定性 |
法报2016111708 |
抢回的嫖资应计入抢劫总金额中 |
法报2016071306 |
“讨债公司”以暴力手段抢错债务人车辆该当何罪 |
法报2016062908 |
抢劫未获财物后胁迫受害人事后给钱的行为如何定性 |
法报2015050707 |
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认定 |
法报2015032506 |
威胁并跟随被害人索要钱财的行为如何定罪 |
法报2014101506 |
共谋“抢”走自己手中他人财物如何定性(盗窃) |
法报2014073107 |
使用暴力索要退款构成何罪(抢劫) |
法报2014070906 |
醉酒打人并抢走他人拍照手机的行为如何定性(寻衅滋事) |
法报2014051506 |
进入商住两用商铺抢劫是否构成入户抢劫 |
法报2014040206 |
盗窃后遭人讹诈为脱身施以暴力行为人的行为应如何定性(抢劫) |
法报2014013007 |
趁人醉酒无力反抗夺取财物构成抢夺罪 |
法报2013110606 |
抢劫罪中主观目的的理解与认定 |
法报2013102307 |
基于其他目的实施暴力而索取被害人财物应以抢劫罪定性 |
法报2013101607 |
轻微暴力及语言胁迫索取他人银行卡及密码行为的认定(寻衅滋事) |
法报2013082206 |
被害人有备时强夺财物行为的定性及强制力分析 |
法报2013080407 |
当场实施暴力当场取财不一定构成抢劫罪 |
法报2013071107 |
多次抢劫“形态”的认定 |
法报2013020606 |
携带凶器抢夺的认定及未携带凶器者的责任界定 |
法报2012112207 |
为阻止被害人求救抢走手机行为的认定 |
法报2012110806 |
如何准确认定抢劫罪的犯罪数额 |
法报2012092607 |
分工配合撞人、蒙眼、抢走财物的行为定性 |
法报2012080906 |
本案是否应认定为“入户抢劫” |
法报2012053107 |
携带凶器抢夺并非一律转化为抢劫罪 |
法报2012051006 |
采用麻醉方法在列车上抢劫特定旅客的定罪处罚 |
法报2012050306 |
犯盗窃罪后第三人帮助抗拒抓捕行为的定性 |
法报2012022306 |
轻微暴力下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
法报2011110906 |
以买摩托车为名,试车时企图将车开跑——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抢夺转化为抢劫) |
法报2011102006 |
轻微暴力威胁下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
法报2011101906 |
敲诈勒索行为转化为抢劫的法律适用 |
法报2011090106 |
暴力、威胁手段下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的区分 |
法报2011072706 |
为躲避殴打逃跑中被车撞死如何处理 |
法报2011051206 |
为筹集路费投毒劫财构成抢劫罪 |
法报2011021007 |
本案成立强迫交易罪还是抢劫罪 |
法报2010123006 |
本案持枪抢劫应否数罪并罚 |
法报2010111806 |
本案构成抢劫罪还是绑架罪 |
法报2010111106 |
盗窃后持枪抗拒抓捕行为的司法认定 |
法报2010110306 |
暴力威胁下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 |
法报2010102106 |
卖淫者的住处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户” |
法报2010092906 |
浅议暴力索取“嫖资”行为的定性 |
法报2010091606 |
以爆炸方式实施抢劫的定罪与处罚 |
法报2010062407 |
本案被告人是否构成抢劫罪(抢劫赌资等问题) |
法报2010030306 |
转化型抢劫犯罪是否存在未遂状态 |
法报2010021006 |
先抢钥匙后盗窃——该行为应如何定性(抢劫) |
法报2010012706 |
十四至十六周岁的人不应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 |
|
|
检察日报 |
|
检报2022122806 |
摆脱型转化抢劫的认定要点 |
检报2022090506 |
实质化分析与界定转化型抢劫 |
检报2020041703 |
公共场合使用严重暴力“强拿硬要”构成何罪(寻衅滋事或抢劫) |
检报2020031004 |
抢劫时嫌钱少没要次日逼迫被害人交钱该如何评价 |
检报2019080203 |
以对方作弊为由强行索回他人赌资构成何罪(抢劫) |
检报2019071603 |
劫取手机转移账户资金是否构成抢劫罪 |
检报2018111804 |
未成年人携带凶器抢夺如何定性 |
检报2018101404 |
“交付+控制”可作为盗骗抢交织案定性参考标准 |
检报2017092403 |
伤人后为防报警取走手机如何定性 |
检报2017052104 |
基于同一犯意在不同地点抢劫应属“多次” |
检报2017050704 |
以暴力威胁抢走借条属于抢劫 |
检报2016122504 |
抢劫后继续拘禁是否数罪并罚 |
检报2016100903 |
误认为被发现盗窃而伤人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 |
检报2015122703 |
多人合租房能否认定为“户” |
检报2015080703 |
挟持他人女儿劫财如何定罪 |
检报2014033003 |
抢劫时拾得他人手机如何定性 |
|
|
检答网集萃 |
|
检答00802 |
“入户抢劫”中的“户”怎么认定 |
|
|
专家观点 |
|
专家20220143 |
“致人重伤、死亡”类型化的司法适用(陈洪兵) |
|
|
其他 |
|
研究201405183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强迫借贷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研究意见 |
研究201201108 |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持仿真玩具枪实施抢劫犯罪有关问题的研究意见(不认定为持枪抢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