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务观点(犯罪和刑事责任)


首页>>司法实务>>正文


相关解释】【相关案例】【相关实务

编号

名称

   
观点集成  
观点集成010012 认定犯罪时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观点集成010013 坚持疑罪从无,确保司法公正
观点集成010014 对共同犯罪中“零口供”的被告人如何认定其犯罪事实
观点集成010015 认定主观故意要查明行为人的认识状态和意志态度
观点集成010016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
观点集成010017 介入原因中断因果关系的条件
观点集成010018 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认定
观点集成010019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分
观点集成010020 户籍证明与其他证据材料互相矛盾或有重大瑕疵的,如何认定被告人犯罪时的年龄
观点集成010021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以外行为的处理
观点集成010022 未成年人犯罪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观点集成010023 已满75周岁被告人年龄认定及处罚原则
观点集成010024 “罪行极其严重”的含义
观点集成010025 如何理解和认定刑法第四十九条“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
观点集成010026 对已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犯罪是否适用无期徒刑以及能否同时适用刑法第十七条之一的规定
观点集成010027 对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处罚
观点集成010028 行为人因吸毒致神志异常而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观点集成010029 “盲人”犯罪的认定和处罚
   
法律适用  
法适202305043 监督过失犯罪因果关系法理辨析
   
人民司法  
应用201722079 对刑法分则中“本法另有规定”的解读
应用201203026 谈定罪中的犯罪对象梳理方法
应用201107058 过于自信的过失和间接故意的界限
应用201017032 被害人过错的司法认定及对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影响
应用200610069 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谈老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
应用200605103 影响定罪量刑的年龄证据的审查与认定——从一起年龄事实有争议的刑事案件谈起
应用200601066 刑法中的身份及其与定罪量刑的关系
   
人民检察  
检察202102063 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的法理根基与司法适用
检察201902059 论互联网金融犯罪中的明知
   
人民法院报  
法报2024041808 “疏忽大意”型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认定边界
法报2022060206 关于期待可能性的几点思考
法报2022042107 甲乙开枪分别打中丙的心脏和头部,谁对死亡结果负责
法报2019053006 刑法中相当因果关系说的判断方法
法报2019013107 “法定犯”罪过形式应予明确
法报2016080407 打击错误及其刑事责任
法报2016030306 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案件中的非罪化处理
法报2015120206 对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判定
法报2015052807 从犯罪行为的致害盖然性出发区分罪过
法报2014082106 身份证记载年龄存疑推定未达刑事责任年龄
法报2014071706 未成年人多次“小偷小摸”行为如何定性
法报2012041206 自陷行为致精神障碍后犯罪之定罪处罚
法报2012011206 如何认定犯罪目的及案件起因
法报2011122206 打击错误行为刑事责任之认定
法报2011090706 用啤酒瓶伤人致无辜人重伤——此行为构成间接故意还是过失
法报2010012706 十四至十六周岁的人不应构成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
   
检察日报  
检报2024061206 “但书”出罪须兼顾形式与实质
检报2023062006 准确评定智力缺陷者的刑事责任
检报2021120906 “动作故意”可作为新的犯罪故意形式
检报2021113006 洗钱犯罪主观故意如何认定
检报2021040103 已受行政处罚行为入罪情形与具体把握
   
检答网集萃  
检答09801 犯罪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审查起诉时无行为能力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