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名称 |
|
|
观点集成 |
|
观点集成020430 |
信用卡诈骗罪中信用卡的认定 |
观点集成020431 |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中对透支本金产生的费用如何处理 |
观点集成020432 |
窃取他人开卡邮件并激活信用卡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 |
|
|
法律适用 |
|
法适202105136 |
利用数字支付账户非法取财犯罪的类型化评价 |
|
|
人民司法 |
|
应用201121035 |
论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案件犯罪数额的认定 |
|
|
人民检察 |
|
检察202004005 |
典型性涉支付宝侵财行为的定性判断 |
检察201822049 |
信用卡诈骗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何认定 |
检察201918055 |
涉第三方支付平台犯罪类型与办案难点(盗窃、诈骗、信用卡诈骗等) |
|
|
人民法院报 |
|
法报2024110706 |
骗取信用卡衍生贷款行为之定性 |
法报2024053006 |
以套现形式盗刷他人信用卡行为的认定(是否构成洗钱) |
法报2024020107 |
利用他人遗忘在ATM机中的银行卡取款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法报2022080406 |
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向网络银行借款行为的定性(盗窃) |
法报2022060208 |
窃取信用卡信息后用“云闪付”转走借贷资金的定性 |
法报2017101206 |
拾得他人社会保障卡并使用的行为定性(信用卡诈骗) |
法报2017090606 |
在通讯终端使用非法获取的信用卡信息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法报2016081106 |
盗用他人支付宝账户绑定的银行卡内资金如何定性(信用卡诈骗) |
法报2016072807 |
单纯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构成何罪(诈骗) |
法报2016072806 |
利用支付服务平台漏洞套取银行资金如何定性(盗窃) |
法报2016072107 |
恶意透支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界定 |
法报2014120406 |
盗窃银行卡并冒用骗取存款的行为如何定性(信用卡诈骗) |
法报2014101606 |
不知是他人盗窃的银行卡共同在ATM机取款如何定性(分别构成盗窃和信用卡诈骗) |
法报2013101007 |
本案应定信用卡诈骗罪 |
法报2011120807 |
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分 |
法报2011063006 |
恶意透支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并存时犯罪数额的认定 |
法报2011060906 |
本案被告人用卡透支不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法报2010051906 |
析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 |
|
|
检察日报 |
|
检报2023012006 |
聚焦主观目的与催收行为准确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 |
检报2020070505 |
第三方支付环境下如何区分侵财罪名 |
检报2020040304 |
从行为手段、银行是否被骗、有无妨害信用卡管理秩序分析——猜配密码转移他人钱款该如何定性(盗窃) |
检报2019111704 |
利用病毒程序窃取银行卡信息并使用构成何罪(信用卡诈骗) |
检报2018102603 |
准确认定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 |
检报2018070804 |
骗取他人支付宝信息 盗刷绑定银行卡该定何罪(信用卡诈骗) |
检报2018061004 |
哄骗持卡人绑定作案手机窃取信用卡资金构成何罪(信用卡诈骗) |
检报2015041003 |
骗领多张信用卡,透支后仅还最低额如何处理 |
|
|
专家观点 |
|
专家20220146 |
冒用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司法认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