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


首页>>刑法罪名>>正文


刑法条文】【相关解释】【相关案例】【相关实务】【地方规定

 

  一、概念及其构成
  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是指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是选择性罪名。
  本条系1997年《刑法》吸收修改1979年《刑法》规定。1979年《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禁止任何人利用任何手段扰乱社会秩序。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国家和社会遭受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1997年《刑法》对上述规定作了修改,并增设第二款关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犯罪的规定。
  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条对本条作了修改,将聚众扰乱医疗秩序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并增加第三款关于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犯罪和第四款关于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犯罪的规定。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社会秩序。这里所说的社会秩序不是广义的一般的社会秩序,而是指特定范围内的社会秩序,具体是指国家机关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企业单位的生产与营业秩序,事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和医疗秩序。社会秩序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需要所有人共同去维护,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破坏了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和准则,不仅给社会带来混乱,也势必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刑事追究。
  本罪的犯罪对象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
  “国家机关”,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特定国家管理职能,负责管理各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根据其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和国家军事机关等等。根据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国家机关主要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县级以上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乡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国务院及其各部门委员会、办事机构、直属机构,县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乡人民政府、有些地方由省级或县级人民政府派出的工作机构;各级人民法院与检察院:各级军事管理机关(但聚众冲击军事禁区、军事管理部门的行为不构成本罪)。本罪中的国家机关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外国驻我国的使领馆、国际组织设在我国的机构都不属于本罪的犯罪对象。
  “企事业单位”,是指企业单位及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包含国企和私企等;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公益性职能部门,如学校、医院等。
  “人民团体”,又称群众团体,是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机构、企业事业单位以外的团体组织总称。如工会、共青团、工商联、妇联、侨联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组织”,是指策划、指挥、协调非法聚集活动;
  “资助”,是指提供活动经费、物资以及其他物质帮助资助;
  “非法聚集”,是指未经有关机关批准,擅自在公共场所集结的行为;
  “扰乱社会秩序”,是指造成社会秩序混乱,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等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甚至无法进行的情况,如致使机场、车站、码头、商场、影剧院、运动场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秩序混乱,影响航空器、列车、船舶等大型客运交通工具正常运行的;致使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厂矿企业等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科研、医疗等活动中断等。
  本罪是情节犯,实施了本条规定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
  “情节严重”,一般指的是既实施组织行为又实施资助行为;多次组织或资助进行人数较多聚集;多次组织或资助时间较长聚集;多次组织或资助在较为重要的公共场所的聚集;多次引发民众恐慌;由于无法正常开展工作,带来严重损失等等。
  根据2019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多次组织、资助他人到各级党委、人大、政协、行政、监察、审判、检察、军事机关,厂矿、商场等企业单位,学校、医院、报社、电视台、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工会、妇联等社会团体单位,机场、车站、码头等重要交通场站,或者到上述场所周边的其他公共场所,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四款的规定,以组织、资助非法聚集罪定罪处罚。
  该《意见》同时规定:对在天安门广场、中南海地区、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国家重大活动举办场馆、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中央军委大楼、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办公场所、外国驻华使领馆、国宾下榻处等非信访场所实施本条第一项至第五项规定的行为,在认定“造成严重损失”“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情节恶劣”等入罪情节时,要将上述场所作为重要考虑因素;构成相关犯罪的,从重处罚。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根据2019年《信访指导意见》的规定:在信访活动中或者以信访为名,煽动、教唆、组织、策划、指挥他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按照其在共同违法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违法犯罪情节予以处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往往企图通过这种活动,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施加压力,以实现自己的某种无理要求或者借机发泄不满情绪。由于本罪是聚众性犯罪,因而进行扰乱活动必须基于众多行为人的共同故意。这种共同故意并不要求行为人之间的故意联系十分紧密,只要行为人明确自己以及他人是在实施扰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与人民团体的工作秩序的行为即可,并不要求各行为人的犯罪目的或犯罪动机完全一样。
  二、处罚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