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第一批名单
(200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16种)

第一批 16种
图片
概述
Ageratina adenophora
Ageratina adenophora
紫茎泽兰(学名:Ageratina adenophora (Spreng.) R. M. King)
呈半灌木,高0.8-2.5米。茎紫色,叶对生、卵状三角形、棱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瘦果五棱形。具冠毛,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原产地中美洲,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米。 全球性入侵物种 。
薇甘菊
甘菊
薇甘菊(学名:Mikaina micrantha Kunth)
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细长,匍匐或攀缘,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先端渐尖,边缘锯齿,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伞房花序状,含小花4朵,全为结实的两性花,总苞片4枚,狭长椭圆形总苞基部有一线状椭圆形的小苞叶,花有香气;花冠白色,脊状,檐部钟状,5齿裂,瘦果黑色。
原产地中美洲,1884年首次在香港登陆,1984年在深圳发现。 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全球性入侵物种。

 

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
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
多年生草本。根茎繁殖。3-4月根茎萌芽出土;匍匐茎发达,节处生根,茎的节段亦可萌生成株。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单生于叶腋,由10-20多朵无柄的白色小花集生组成,有总花梗;苞片和小苞片干膜质,宿存;花被5片,披针形,背部两侧压扁,膜质,白色有光泽;花期5-10月份。
原产地南美洲,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19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分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全球性入侵物种。
豚草豚草
豚草(学名: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一年生草木,高20-250厘米。茎直立,具棱,多分枝,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片三角形,1-3回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性,雌雄同株;约50-60个在枝端排列成总状,花冠淡黄色,总苞倒卵形倒圆锥形,囊状,无花冠与冠毛,花柱2,丝状,伸出总苞外。瘦果倒卵形,包被在坚硬的总苞内。
分布于北美洲,1935年发现于杭州,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恶性杂草,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
毒麦毒麦
毒麦(学名:Lolium temulentum L.)
一年生草本。秆成疏丛,高20-120厘米,具3-5节,无毛。叶片扁平,质地较薄,边缘微粗糙。穗形总状花序,小穗含4-10小花,小穗轴节间长1-1.5毫米,平滑无毛;颖较宽大,与其小穗近等长,外稃椭圆形至卵形,成熟时肿胀,基盘微小芒近外稃顶端伸出,长1-2厘米,粗糙;内稃约等长于外稃,颖果为其宽的2-3倍。花果期6-7月。
原产欧洲地中海地区,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除西藏外,中国大陆各省都有发现,全球性入侵物种。
互花米草互花米草
互花米草(学名: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
属禾本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秆高1-1.7米,直立,不分枝。叶长达60厘米,基部宽0.5-1.5厘米,至少干时内卷,先端渐狭成丝状;叶舌毛环状,长1-1.8厘米。圆锥花序由3-13个长(3-)5-15厘米,多少直立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长10-18毫米,覆瓦状排列。颖先端多少急尖,具1脉。第一颖短于第二颖,无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药长5-7毫米。
原产美国东南部海岸,1979年作为经济作物引入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飞机草飞机草
飞机草(学名:Eupatorium odoratum L.)
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粗壮,横走。茎直立,高1-3米,苍白色,有细条纹;分枝粗壮,常对生,叶对生,卵形、三角形或卵状三角形,花序下部的叶小,常全缘。头状花序多数或少数在茎顶或枝端排成伞房状或复伞房状花序,总苞圆柱形,总苞片3-4层,覆瓦状排列,外层苞片卵形,麦杆黄色。花白色或粉红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4-12月。
原产中美洲,1920年代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种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分布于台湾、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广西、云南、贵州。全球性入侵物种。
凤眼莲凤眼莲
凤眼莲(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
是浮水草本或根生于泥土中,高30-50厘米。茎极短,节上生根,具长匍匐枝,与母株分离后,长成新植株。叶基生,莲座状,叶片卵形,倒卵形至肾圆形,光滑:叶柄基部略带紫红色,膨大呈葫芦状的气囊。花葶单生,中部有鞘状苞片,穗状花序有花6-12朵,花被紫蓝色,6裂,在蓝色的中央有鲜黄色斑点,子房卵圆形。蒴果卵形。
原产巴西东北部,1901年从日本引入台湾作花卉,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在辽宁南部、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逸生为杂草。大量逸生,堵塞河道,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威胁本地生物多样性。
石茅石茅
石茅(学名: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也称假高梁,多年生禾草,有根状茎。秆直立,高100-150厘米。叶宽线形至线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分枝近轮生,无柄小穗椭圆形,成熟时为淡黄色或带淡紫色,主脉由齿间伸出成芒,也可全缘而无芒。雄蕊3枚;花柱2枚,仅基部联合,柱头帚状。有柄小穗雄性,较无柄小穗狭窄,颜色较深,质地亦较薄。种子千粒重3.5克。
原产地中海地区,20世纪初从日本引到台湾南部栽培,同一时期在香港和广东北部发现,种子常混在进口作物种子中引进和扩散,分布于中国多地,是高粱、玉米、小麦、棉花、大豆、甘蔗、黄麻、洋麻、苜蓿等30多种作物地里的杂草,还可与同属其他种杂交。
蔗扁蛾蔗扁蛾
蔗扁蛾(学名:Opogona sacchari
成虫体色黄褐,体长8-10毫米,展翅22-26毫米,前翅深棕色,后翅黄褐色,后足长,超出翅端部,后足胫节具长毛。腹部腹面有两面三刀排灰色点列。停息时,触角前伸;爬行时,速度快,形似蜚蠊,并可做短距离跳跃。成虫多在傍晚到午夜活动,有取食补充营养和趋糖的习性,趋光性不强。
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1987年随进口巴西木进入广州,19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分布在10余个省、直辖市。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植物。
湿地松粉蚧湿地松粉蚧
湿地松粉蚧(学名:Oracella acuta
雌成虫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触角7节。若虫椭圆形至不对称椭圆形,长1.02-1.52毫米,3对足。末龄后期,虫体分泌蜡质物形成白色蜡包,覆盖虫体,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初孵若虫孵化后聚集在雌成虫的蜡包内,天气适宜时爬出,在松树枝、梢、叶处不停活动,并随气流被动扩散,扩散距离一般为17千米,最远可达22千米。部分初孵若虫在较隐蔽的嫩梢、针叶束或球果上聚集生活。
原产地美国,1988年随湿地松进入中国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引入的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加速了扩散,对本地的马尾松、南亚松等构成严重威胁。
强大小蠹强大小蠹
强大小蠹(学名:Dendroctonus valens
成虫圆柱形,长5.7-10.0毫米,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
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1998年在中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可能与引进木材有关。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尤其是油松),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
美国白蛾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学名:Hyphantria cunea
雌雄异型,成虫白色。雄蛾触角双栉状,前翅上有几个褐色斑点。雌蛾触角锯齿状,前翅纯白色。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原产北美洲,1979年传入中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主要为害落叶阔叶树种,包括许多经济林,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重要的如白蜡槭,糖槭,桑,苹果,梨,山楂,李属,蔷薇属,绣球花属,桦属,桤木,栎,胡桃属,柿,杨属,柳属,榆属和悬铃木等。也取食寄主树木附近的玉米、大豆、棉花、烟草、甘薯等作物以及一些花卉和杂草。
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
非洲大蜗牛(学名:Achating fulica
是中大型的陆栖蜗牛。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最大则可长到超过20厘米。夜行性,杂食性,大多是在潮湿环境中活动,喜欢在下雨及夜间出没。
原产非洲东部沿岸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奔巴岛马达加斯加岛一带。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在福建厦门发现,可能是由一新加坡华人所带的植物而引入。后被作为美味食物,引入多个南方省份。分布于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全球性入侵物种。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果树、蔬菜、花卉等植物,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种作物。
福寿螺福寿螺
福寿螺(学名:Pomacea canaliculata
个体大,每只100-150克,最大个体可达250克以上。有巨型田螺之称。外壳颜色比一般田螺浅,呈黄褐色,卵于夜间产在水面以上干燥物体或植株的表面,多的可达千粒以上。
原产亚马逊河流域,作为高蛋白食物最先被引入台湾;1981年引入广东,1984年前后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广为养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养殖。由于被大量遗弃或逃逸,并很快从农田扩散到天然湿地。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对水稻生产造成损失。威胁入侵地的水生贝类、水生植物和破坏食物链构成,是卷棘口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的中间宿主。
美洲牛蛙美洲牛蛙
美洲牛蛙(学名:Lithobates catesbeiana
体长约20厘米,后肢长达25厘米。成体大者体重超过0.5千克。头部宽扁。口端位,吻端尖圆面钝。眼球外突,分上下两部分,下眼皮上有一个可折绉的瞬膜,可将眼闭合。体绿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黄色,四肢有黑色条纹。常生活於静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产于水中。蝌蚪呈绿褐色带有深色斑点。蝌蚪阶段持续1-3年。
原产北美洲落基山脉以东,北到加拿大,南到佛罗里达州北部。1959年作为食物引入,遍布北京以南地区除西藏、海南外的中国大陆地区。对本地两栖类造成威胁,甚至影响到生物多样性,如滇池的本地鱼类。 

第二批名单

(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环境保护部2010年1月7日发布,19种)
第二批 19种
图片
简介
马缨丹马缨丹
马缨丹(学名:Lantana camara L.)
是直立或蔓性的灌木,高1-2米,有时藤状,长达4米;茎枝均呈四方形,通常有短而倒钩状刺。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花序直径1.5-2.5厘米;花序梗粗壮,长于叶柄;苞片披针形,长为花萼的1-3倍;花萼管状,膜质,顶端有极短的齿;花冠黄色或橙黄色,开花后不久转为深红色,花冠管长约1厘米,两面有细短毛;子房无毛。果圆球形,成熟时紫黑色。全年开花。
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明末由西班牙人引入台湾,由于花比较美丽而被广泛栽培引种,后逃逸。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四川南部等热带及南亚热带地区,是南方牧场、林场、茶园和桔园的恶性竞争者。
三裂叶豚草三裂叶豚草
三裂叶豚草(学名:Ambrosia trifida L.)
是一年生粗壮草本,高50-120厘米,有时可达170厘米,有分枝,叶对生,具叶柄,雄头状花序多数,圆形,在枝端密集成总状花序。每个头状花序有20-25不育的小花;小花黄色,花冠钟形,上端5裂,外面有5紫色条纹。雌头状花序在雄头状花序下面上部的叶状苞叶的腋部聚作团伞状,具一个无被能育的雌花。总苞倒卵形。瘦果倒卵形。花期8月,果期9-10月。
原产北美洲,1930年代在辽宁铁岭地区发现,首先在辽宁省蔓延,随后向河北、北京地区扩散。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危害小麦、大麦、大豆及各种园艺作物。
大薸大薸
大薸(学名:Pistia stratiotes L.)
是水生飘浮草本。有长而悬垂的根多数,须根羽状,密集。叶簇生成莲座状,叶片常因发育阶段不同而形异:倒三角形、倒卵形、扇形,以至倒卵状长楔形,长1.3-10厘米,宽1.5-6厘米,先端截头状或浑圆,基部厚,二面被毛,基部尤为浓密;叶脉扇状伸展,背面明显隆起成折皱状。佛焰苞白色,长约0.5-1.2厘米,外被茸毛。花期5-11月。
原产巴西,明末引入。19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分布于黄河以南。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业,并导致沉水生植物死亡和灭绝,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加拿大一枝黄花加拿大一枝黄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学名:Solidago canadensis L.)
是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地下根须状;茎直立,光滑,分枝少,基部带紫红色,单一。单叶互生,卵圆形、长圆形或披针形,先端尖、渐尖或钝,边缘有锐锯齿,上部叶锯齿渐疏至全近缘;基部叶有柄,上部叶柄渐短或无柄。头状花序,聚成总状或圆锥状,总苞钟形;苞片披针形;花黄色,舌状花约8朵,雌性,管状花多数,两性;花药先端有帽状附属物。瘦果圆柱形,近无毛,冠毛白色。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进中国,1980年代扩散蔓延成为杂草。分布于浙江、上海、安徽、湖北、湖南郴州、江苏、江西,全球性入侵物种。
蒺藜草蒺藜草
蒺藜草(学名:Cenchrus echinatus L.)
是一年生草本。须根较粗壮。秆高约50厘米,基部膝曲或横卧地面而于节处生根,下部节间短且常具分枝。叶鞘松弛,压扁具脊;叶片线形或狭长披针形,总状花序直立,花序主轴具稜粗糙;刺苞呈稍扁圆球形,小穗椭圆状披针形,顶端较长渐尖,含2小花;颖薄质或膜质,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披针形,第二外稃具5脉,成熟时质地渐变硬;花药长约1毫米,柱头帚刷状,颖果椭圆状扁球形,背腹压扁,叶片表皮细胞同莩草。花果期夏季。
原产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34年在台湾兰屿采到标本。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香港、广西和云南南部等地。为花生、甘薯等多种作物田地和果园中的一种危害严重的杂草,入侵后降低生物多样性;还可成为热带牧场中的有害杂草。 
银胶菊银胶菊
银胶菊(学名: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是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0.6-1米,多分枝,下部和中部叶二回羽状深裂,全形卵形或椭圆形,小羽片卵状或长圆状,常具齿,羽裂,裂片线状长圆形,全缘或具齿。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开展的伞房花序;总苞宽钟形或近半球形,舌状花1层,5个,白色,舌片卵形或卵圆形,管状花多数。雄蕊4个。雌花瘦果倒卵形,干时黑色。花期4-10月。
原产美国德克萨斯州及墨西哥北部,1924年在越南北部被报道,1926年在云南采到标本。分布于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和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种。
黄顶菊黄顶菊
黄顶菊(学名:Flaveria bidentis (L.) Kuntze.)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花冠鲜黄色,花果期夏季至秋季或全年。根系发达,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繁殖速度惊人,一株“黄顶菊”能产数万至数十万粒种子。黄顶菊植株高低差异很大,高的能长到2米,低的只有10厘米左右,叶形近似长椭圆形,开花时花朵颜色非常鲜艳。喜光、喜湿、嗜盐,一般于4月上旬萌芽出土,4-8月份为营养生长期,生长迅速,9月中下旬开花,10月底种子成熟,结实量极大,具备入侵植物的基本特征。黄顶菊种子极多、繁殖能力超强。一株黄顶菊大概能开1200多朵花,每朵花能结出上百粒种子。
原产南美,2000年发现于天津南开大学校园。分布于天津、河北, 全球性入侵物种。
土荆芥土荆芥
土荆芥(学名: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有色条及钝条棱;枝通常细瘦。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边缘具锯齿。花两性及雌性,花被裂片5,绿色。果时通常闭合;雄蕊5,丝形,伸出花被外。胞果扁球形,种子横生或斜生,黑色或暗红色,平滑,有光泽,边缘钝。花期和果期的时间都很长。
原产中、南美洲,1864年在台湾省台北淡水采到标本。分布于北京、山东、陕西、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香港、广西、湖南、湖北、重庆、贵州、云南。在长江流域经常是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或建群种,常常侵入并威胁种植在长江大堤上的草坪。
刺苋刺苋
刺苋(学名:Amaranthus spinosus L.)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圆柱形或钝棱形,多分枝,绿色或带紫色。叶片菱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下部顶生花穗常全部为雄花;花被片绿色。在雄花者矩圆形,在雌花者矩圆状匙形,雄蕊花丝略和花被片等长或较短;胞果矩圆形,种子近球形,黑色或带棕黑色。花果期7-11月。
原产热带美洲,1830年代在澳门发现,1857年在香港采到。分布于陕西、河北、北京、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海南、香港、福建、台湾,全球性入侵物种。
落葵薯落葵薯
落葵薯(学名:Anredera cordifolia (Tenore) Steenis)
是缠绕藤本,长可达数米。根状茎粗壮。叶具短柄,叶片卵形至近圆形。总状花序具多花,花序轴纤细,下垂;苞片狭,宿存;花托顶端杯状,花常由此脱落;花直径约5毫米;花被片白色,渐变黑,开花时张开,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雄蕊白色,开花时伸出花外;花柱白色,分裂成3个柱头臂。花期6-10月。
原产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970年代从东南亚引种。分布于重庆、四川、贵州、湖南、广西、广东、云南、香港、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种。
桉树枝瘿姬小蜂桉树枝瘿姬小蜂
桉树枝瘿姬小蜂(学名:Leptocybe invasa
个体较小;雌性成虫体长为1.1-1.4毫米,褐色,略带兰绿色金属光泽;头部骨化程度较弱,易皱缩;幼虫白色。该虫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虫瘿内越冬,翌年4月开始羽化。在室温条件下,平均132.6天完成1个世代,雌性成虫在提供蜂蜜及水的情况下,平均寿命为6.5天。
原产澳大利亚,2007年在广西与越南交界处首次发现,2008年相继在海南和广东发现。分布于广西、海南以及广东省的部分地区,对华南、西南等地区的桉树种植造成极大威胁。
稻水象甲稻水象甲
稻水象甲(学名: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成虫长2.6-3.8毫米。喙与前胸背板几等长,稍弯,扁圆筒形。前胸背板宽。鞘翅侧缘平行,比前胸背板宽,肩斜,鞘翅端半部行间上有瘤突。雌虫后足胫节有前锐突和锐突,锐突长而尖,雄虫仅具短粗的两叉形锐突。蛹长约3毫米,白色。幼虫体白色,头黄褐色。卵圆柱形,两端圆。半水生昆虫,卵多产于浸水的叶鞘内。初孵幼虫仅在叶鞘内取食,后进入根部取食。羽化成虫从附着在根部上面的蛹室爬出,取食稻叶或杂草的叶片。成虫平均寿命76天,雌虫寿命更长,可达156天。危害时虫口密度可达每平方米200头以上。
1988年在河北唐海发现,分布于河北、辽宁、吉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安徽、福建、湖南、云南、台湾,主要危害水稻。
红火蚁红火蚁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
是一种营社会性生活昆虫,每个成熟蚁巢,约有5-50万只红火蚁。红火蚁虫体包括负责做工的工蚁、负责保卫和作战的兵蚁和负责繁殖后代的生殖蚁。生殖蚁包括蚁巢中的蚁后和长有翅膀的雌、雄蚁。一个成熟的红火蚁种群有由20万-50万只多形态的工蚁、几百只有翅繁殖雄蚁和雌蚁、一只(单蚁后型)或多只(多蚁后型)繁殖蚁后及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幼蚁(卵、幼虫及蛹)组成。
原产南美洲,2003年10月在台湾桃园发现,2004年9月在广东吴川发现。分布于台湾、广东、香港、澳门、广西、福建、湖南,全球性入侵物种。 
克氏原螯虾克氏原螯虾
克氏原螯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
小龙虾,体长6-12厘米。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
原产北美洲,1930年代进入,1960年代食用价值被发掘,开始养殖,1980-90年代大规模扩散。分布于20多个省市,南起海南岛,北到黑龙江,西至新疆,东达崇明岛均可见其踪影,华东、华南地区尤为密集。捕食本地动植物,携带和传播致病源等方式危害土著物种。
苹果蠹蛾苹果蠹蛾
苹果蠹蛾(学名:Cydia pomonella
成虫体长8毫米,翅展15–22毫米,体灰褐色,前翅臀角处有深褐色椭圆形大斑,内有3条青铜色条纹,其间显出4–5条褐色横纹;翅基部外缘突出略成三角形,杂有较深的斜形波状纹;翅中部颜色最浅,淡褐色,也杂有褐色斜形的波状纹。初龄幼虫体多为淡黄白色,成熟幼虫14–18毫米,多为淡红色。
1950年代前后经由中亚地区进入新疆,1980年代中期进入甘肃省,之后持续向东扩张。2006年在黑龙江省发现,这一部分可能由俄罗斯远东地区传入。分布于新疆全境、甘肃省的中西部、内蒙古西部以及黑龙江南部,对梨果类水果危害很大。
三叶草斑潜蝇三叶草斑潜蝇
三叶草斑潜蝇(学名:Liriomyza trifolii
成虫体长雌虫2.3毫米;雄虫1.6毫米。成虫以产卵器刺伤叶片,吸食汁液。雌虫把卵产在部分伤孔表皮下,卵经2-5天孵化,幼虫期4-7天。末龄幼虫咬破叶表皮在叶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经7-14天羽化为成虫。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成虫飞翔能力有限,远距离传播以随寄主植物的调运为主要途径。其中以带虫叶片作远距离传播为主,茎和蔓等植物残体夹带传播次之。鲜切花可能是一种更危险的传播途径。
原产北美洲,2005年12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发现。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云南、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全球性入侵物种。
松材线虫松材线虫 [32]  
松材线虫(学名: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成虫虫体长约1毫米,雌虫尾部近圆锥形,末端圆;雄虫尾部似鸟爪,向腹面弯曲。松材线虫病是一种毁灭性虫害。它是通过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等媒介昆虫传播于松树体内,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被松材线虫感染后的松树,针叶黄褐色或红褐色,萎蔫下垂,树脂分泌停止,树干可观察到天牛侵入孔或产卵痕迹,病树整株干枯死亡,最终腐烂。
原产北美洲,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15省市和193个县。主要危害松属植物,也危害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雪松属。
松突圆蚧松突圆蚧
松突圆蚧(学名: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该蚧少数卵胎生;多数卵生,但卵期很短,产卵和孵化几乎同时进行。初孵若虫一般先在母体介壳内停留一段时间,待环境适宜时从介壳边缘的裂缝爬出。刚出壳的若虫非常活跃,温度越高越活跃,在松针上来回爬动,但实际爬行距离不会超过30–60厘米。松突圆蚧传播扩散速度非常迅速,雌蚧虫的生命力强,即使在砍伐后的枝叶中日晒10天,其存活率仍达70%以上,可以人为运输,动物、雨水传播,所以远距离传播几率大。
原产日本和台湾。1970年代末在广东发现,分布于香港、澳门、广东、广西、福建和江西。主要危害松属植物,如马尾松、湿地松、黑松等,其中以马尾松受害最重。
椰心叶甲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学名:Brontispa longissima
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成虫体扁平狭长,雄虫比雌虫略小。体长8-10毫米,宽约2毫米。头部红黑色,头顶背面平伸出近方形板块,两侧略平行,宽稍大于长。触角粗线状,11节,黄褐色,顶端4节色深,有绒毛。是一种重大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属毁灭性害虫。它在寄主上的危害部位为最幼嫩的心叶,叶片受害后出现枯死被害状,严重时植株死亡。具有繁殖快、破坏性强和防治难度大的特点。
2002年6月,海南省首次发现。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和台湾,全球性入侵物种。

第三批名单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4年8月20日发布,18种)
第三批 18种
图片
简介
反枝苋反枝苋
反枝苋:(学名:Amaranthus retroflexus L.)
形态特征:植株高20-1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或有分枝,具纵棱,密生短
柔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卵形至卵状菱形,长5-12厘米,宽2-6厘米,先端急尖至微凹,有小短尖,两面及边缘有柔毛。圆锥花序顶生及腋生,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苞片及小苞片钻形,顶端具芒尖;花被片5,白色,具1浅绿色中脉。雄蕊5枚;柱头3枚。胞果扁球形,包裹在宿存花被内,周裂。种子圆形至倒卵形,双凸镜状,黑色,有光泽。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泛传播并归化于东半球。
入侵历史:19世纪中叶发现于河北和山东。本种的入侵途径主要为人工引
种或农产品运输传播扩散。现主要分布于安徽、北京、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芒康)、新疆、云南、浙江和重庆。
入侵危害:主要危害棉花、豆类、瓜类、薯类、蔬菜等多种旱作物。该植物
可富集硝酸盐,家畜过量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枝苋可与其他多种美洲苋属植物杂交,如绿穗苋、鲍氏苋、尾穗苋和刺苋等。此外,反枝苋还是桃蚜、黄瓜花叶病毒、小地老虎、美国盲草牧蝽、欧洲玉米螟等的田间寄主。
钻形紫菀钻形紫菀
钻形紫菀(学名:Aster subulatus Michx.)
形态特征:茎高25-100厘米,无毛。茎直立,有条棱,稍肉质,上部略分枝。基生叶倒披针形,花后凋落;茎中部叶线状披针形,长6-10厘米,宽5-10毫米,主脉明显,侧脉不显著,无柄;上部叶渐狭窄,全缘,无柄,无毛。头状花序,多数在茎顶端排成圆锥状,总苞钟状,总苞片3-4层,外层较短,内层较长,线状钻形,边缘膜质,无毛;舌状花细狭,淡红色,长与冠毛相等或稍长;管状花多数,花冠短于冠毛。瘦果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5-2.5毫米,有5纵棱,冠毛淡褐色,长3-4毫米。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于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827年在澳门发现。本种可产生大量瘦果,果具冠毛随风散布
入侵。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辽宁、山东、上海、四川、台湾、天津、香港、云南、浙江和重庆。
入侵危害:喜生于潮湿的土壤,沼泽或含盐的土壤中也可以生长,常沿河岸、
沟边、洼地、路边、海岸蔓延,侵入农田危害棉花、花生、大豆、甘薯、水稻等作物,也常侵入浅水湿地,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及其景观。
三叶鬼针草三叶鬼针草
三叶鬼针草(学名:Bidens pilosa L.)
形态特征:植株高达1.2米。茎钝四棱形,直立,无毛或有时上部稀被柔毛。
叶对生,茎下部叶常于花前枯萎;中部叶为三出复叶,或稀为5-7小叶的羽状复叶,小叶边缘有锯齿;上部叶小,线状披针形,3裂或不裂。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总苞片7-8枚,线状匙形,基部被短柔毛。舌状花白色或黄色,1-5朵,有时无;筒状花黄色,裂片5,两性结实。瘦果条形,黑色,略扁,具四棱,上部有刚毛;冠毛3-4条,芒状,具倒刺。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广布于亚洲和美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入侵历史:1857年在香港被报道,本种随进口农作物和蔬菜带入中国,由
于瘦果冠毛芒刺状具倒钩,可能附着于人畜和货物携带到各处而传播。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江西、山东、山西、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云南、浙江、重庆。
入侵危害:常生于农田、村边、路旁及荒地,是常见的旱田、桑园、茶园和
果园的杂草,影响作物产量。该植物是棉蚜等病虫的中间寄主。
小蓬草小蓬草
小蓬草(学名: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uist)
形态特征:植株高40-120厘米,全体绿色。茎直立,具纵条纹,疏被长硬毛,上部分枝。茎下部叶倒披针形,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渐狭成柄,边缘具疏锯齿或全缘,茎中部和上部叶较小,线状披针形或线形,疏被短毛。头状花序茎3-4毫米,排列成顶生多分枝的圆锥花序;总苞近圆柱状;总苞片2-3层,黄绿色,线状披针形或线形,顶端渐尖;外围花雌性,细筒状,长约2.5毫米,檐部4齿裂,稀为3齿裂。瘦果长圆形,长1.2-1.5毫米,冠毛污白色。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世界各地。
入侵历史:1860年在山东烟台发现。现分布于安徽、澳门、北京、福建、
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新疆、云南、浙江、重庆。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入侵物种之一。
入侵危害:该植物可产生大量瘦果,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
害严重,为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该植物是棉铃虫和棉蝽象的中间宿主,其叶汁和捣碎的叶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苏门白酒草苏门白酒草 [45]  
(学名Conyza bonariensis var. leiotheca (S.F.Blake) Cuatrec.)
形态特征:植株高80-150厘米,是菊科飞蓬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纤维状根。纺锤状,茎粗壮,直立,高可达150厘米,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凋落,叶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头状花序多数,总苞卵状短圆柱状,总苞片灰绿色,花托稍平,雌花多层,管部细长,舌片极短细,丝状,两性花,花冠淡黄色,檐部狭漏斗形,瘦果线状披针形,5-10月开花结果。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广布在热带、亚热带。入侵历史:19世纪中期引入中国。本种通过风传播带冠毛的种子,也可经人为和交通工具携带传播扩散。现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吉隆)。
入侵危害:该植物可产生大量瘦果,瘦果可借冠毛随风扩散,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为一种常见杂草,通过分泌化感物质抑制邻近其他植物的生长。
一年蓬一年蓬
一年蓬(学名:Erigeron annuus (L.) Pers.)
形态特征:是菊科飞蓬属植物,别名白顶飞蓬、千层塔、野蒿等,是菊科、飞蓬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期6-9月。其植株高30-100厘米。茎直立,上部有分枝,被糙伏毛。基生叶花期枯萎,长圆形或宽卵形;茎生叶互生,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1.2-1.6厘米,排成疏圆锥状或伞房状,外围的雌花舌状,舌片线形。瘦果长圆形,边缘翅状。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布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除内蒙古、宁夏、海南外,各地均有采集记录。
入侵危害:1827年在澳门发现。本种可产生大量具冠毛的瘦果,瘦果可借冠毛随风扩散,蔓延极快,对秋收作物、桑园、果园和茶园危害严重,亦可入侵草原、牧场、苗圃造成危害,也常入侵山坡湿草地、旷野、路旁、河谷或疏林下,排挤本土植物。该植物还是害虫地老虎的宿主。
假臭草假臭草
假臭草(学名:Praxelis clematidea (Hieronymus ex Kuntze) R. M. King & H. Rob.)
形态特征:是菊科,假臭草属一年生或短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长柔毛,茎直立,叶片对生,卵圆形至菱形,先端急尖,基部圆楔形,揉搓叶片可闻到类似猫尿的刺激性味道。头状花序,总苞钟形,总苞片可达5层,小花,藏蓝色或淡紫色。瘦果黑色,条状,种子顶端具一圈白色冠毛,花期长达6个月,在海南等地区几乎全年开花结果。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广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入侵历史:20世纪80年代在香港发现,本种为其他作物引种过程中种子混杂或随观赏植物盆钵携带进行长距离传播入侵,在入侵地瘦果可通过人为和交通工具携带传播扩散。现分布于澳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云南。
入侵危害:该植物所到之处,其他低矮草本逐渐被排挤,在华南果园中,它能迅速覆盖整个果园地面。由于其对土壤肥力吸收能力强,能极大地消耗土壤中的养分,对土壤的可耕性破坏严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同时能分泌一种有毒恶臭物质,影响家畜觅食。
刺苍耳刺苍耳
刺苍耳(学名:Xanthium spinosum Linn.)
形态特征:高40-120厘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节上具三叉状棘刺。叶狭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3-8厘米,宽6-30毫米,边缘3-5浅裂或不裂,全缘,中间裂片较长,长渐尖,基部楔形,下延至柄,背面密被灰白色毛;叶柄细,长5-15毫米,被绒毛。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球状,生于上部,总苞片一层,雄花管状,顶端裂,雄蕊5;雌花序卵形,生于雄花序下部,总苞囊状,长8-14毫米,具钩刺,先端具2喙,内有2朵无花冠的花,花柱线形,柱头2深裂。总苞内有2个长椭圆形瘦果。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现在欧洲中、南部,亚洲和北美归化。入侵历史:1974年在北京丰台区发现,生长在榨油厂附近的垃圾上。本种果实具钩刺,常随人和动物传播,或混在作物种子中散布。现分布于安徽、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
入侵危害:刺苍耳全株有毒,以果实最毒,鲜叶比干叶毒,嫩枝比老叶毒,其中毒症状出现较晚,常于食后二日发病,上腹胀闷,恶心呕吐、腹痛,有时腹泻、乏力、烦躁。重者肝损伤出现黄疸,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而出血,甚至昏迷、惊厥、呼吸,循环或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种可入侵农田,危害白菜、小麦、大豆等旱地作物;对牧场危害也比较严重。
圆叶牵牛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学名:Ipomoea purpurea (L.) Roth
形态特征:全株被短柔毛和倒向的长硬毛,茎缠绕,多分枝。叶互生,叶片宽卵圆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叶柄长5-9厘米。花腋生,1-5朵,总花梗与叶柄近等长;苞片线形,长6-7毫米;萼片5,长圆形,长1-1.6厘米,基部被开展的长硬毛。花冠漏斗状,直径4-6厘米,紫色、淡红色或白色;雄蕊5,不等长;子房3室,每室2胚珠,柱头头状,3裂。蒴果近球形,直径9-10毫米,无毛,3瓣裂;种子黑色或禾秆色,卵球状三棱形,表面粗糙。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世界各地广泛栽培和归化。入侵历史:1890年中国已有栽培。本种主要为人为引种而引起的传播和扩散,现分布安徽、北京、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香港、新疆、黑龙江、云南、浙江、重庆。入侵危害:旱田、果园及苗圃杂草,可缠绕和覆盖其他植物,导致后者生长不良。
长刺蒺藜草长刺蒺藜草
长刺蒺藜草学名:Cenchrus pauciflorus Benth.)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丛生,具须根,植株高20-90厘米。杆圆柱形,中空,有时外倾呈匍匐状,常自基部分枝。叶鞘扁平,除鞘口缘毛外,其余无毛;叶舌长0.6-1.8毫米;叶片长4-27厘米,宽1.5-5毫米,上面粗糙,下面无毛。穗形总状花序长1.5-8厘米;小穗2-3枚簇生成束,刺苞近球形,具刺45-75枚;外轮刺多数,常为刚毛状,有时反折,比内轮刺短;内轮刺10-20枚,钻形,颖果卵形,黄褐色或黑褐色,包藏于刺苞内。
地理分布:原产美洲,现广布东半球。
入侵历史:20世纪70年代分别在辽宁和北京发现,本种刺苞可挂棉花、衣
物、皮毛及交通工具上进行传播。现分布于北京、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
入侵危害:农田恶性杂草,危害玉米、旱稻、番薯、花生、大豆等旱地作物,
入侵草原牧场,刺苞常扎伤人畜。
红耳彩龟(学名:Trachemyss cripta elegans (Wied.))
中文俗名:巴西龟
形态特征:红耳彩龟头、颈、四肢、尾均布满黄绿蓝镶嵌粗细不匀的纵纹,头部两侧有2纵条红斑,老年个体包括红斑在内的彩纹消失,变为黑褐色。背腹甲密布黄绿镶嵌且不规则的斑纹。腹甲黄色,每一盾片有暗色大斑。指、趾间具蹼,尾较短。成年雄性个体,足的前端具有伸长并弯曲的爪,且位于长而粗的尾部的肛门可显露在臀盾之外。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中南部,沿密西西比河至墨西哥湾周围地区。已经在除南极洲之外的所有大洲上都发现有野生个体的存活。
入侵历史:红耳彩龟20世纪80年代经香港引入中国内陆广东,继而迅速流向全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红耳彩龟最多的国家。河北、河南、陕西、辽宁、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山东、山西、江苏、浙江、福建、海南、广东、广西、上海18个省(区、市)有红耳彩龟(巴西龟)养殖场的分布。
入侵危害:巴西龟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收录为100种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巴西龟排挤本地物种,对入侵地的本土龟造成严重威胁。还是沙门氏杆菌传播的罪魁祸首,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00-300万的人感染此病菌,其中14%的病例由龟类传染。
豹纹翼甲鲶豹纹翼甲鲶
豹纹翼甲鲶(学名:Pterygoplichthys pardalis (Castelnau))
形态特征:体长25-40厘米,呈半圆筒形、侧宽、背鳍宽大,尾鳍是呈浅叉形,腹部扁平、体呈暗竭色、全身灰黑色带有黑白相间的花纹,布满黑色斑点,表面粗糙有盾鳞,头部和腹部扁平,左右两边腹鳍相连形成圆扇形吸盘,须1对,胸腹棘刺能在陆地上支撑身体和爬行。雌性背体宽,倒刺软而柔滑,体色较淡不发黑,胸鳍短而圆;雄性背体狭,倒刺硬而粗糙,体色较深发黑,胸鳍长而尖,胸鳍有追星。 [45-46]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广泛分布于亚马逊河流域。
入侵历史:1980年引入中国,因其作为观赏鱼出现。广布于广东、湖北、台湾、广西、陕西、四川、重庆、江苏、江西、海南、安徽、上海、浙江、福建、云南、吉林。
入侵危害:成年的豹纹脂身鲇食量巨大,除了青苔等藻类,它还会以其它鱼类的鱼卵为食,一天可以吃掉3000-5000粒鱼卵,也会吞食鱼苗。
红腹锯鲑脂鲤红腹锯鲑脂鲤
红腹锯鲑脂鲤(学名:Pygocentrus nattereri Kner)
俗名:食人鲳或食人鱼
形态特征:体型侧扁,腹部有锯齿状边缘,背部具脂鳍。背鳍16-18,臀鳍28-32,尾鳍顶端微凹。体色多样不定,取决于年龄和生活环境条件的不同,体侧和头部的颜色随年龄变化会有所变化。10-15厘米长的健康个体,背部从蓝灰色到棕灰色;体侧淡棕色到微橄榄色,并散布银色具金属光泽的小点;身体下部,包括胸鳍和腹鳍,则呈现淡红色到血红色;背鳍和尾鳍外缘黑色,内侧微白;臀鳍红色具黑缘。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分布于巴西、阿根廷、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巴拉圭、秘鲁、美国、孟加拉国。
入侵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红腹锯鲑脂鲤被开发为观赏鱼引入中国。目前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四川、湖南、江西、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福建、海南、台湾。
入侵危害:红腹锯鲑脂鲤性情十分凶猛残暴,可在短时间内将大于自己体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动物吃掉,对于入侵地的当地鱼种造成危害,严重威胁渔业发展;严重威胁分布区人类健康。 [45] 
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学名:Oreochromis niloticus (L.))
中文俗名:罗非鱼、吴郭鱼、非鲫
形态特征:体长卵圆形,侧扁,尾柄较短。头略大,背缘稍凹。吻钝尖,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上、下颌几乎等长;眼中等大,侧上位。鼻孔细小。前鳃盖骨边缘无锯齿,鳃盖骨无棘。背鳍鳍条部有若干条由大斑块组成的斜向带纹,鳍棘部的鳍膜上有与鳍棘平行的灰黑色斑条,长短不一;臀鳍鳍条部上半部色泽灰暗,较下部为甚;尾鳍有6-8条近于垂直的黑色条纹。
地理分布:原产尼罗河流域,分布地:塞内加尔、冈比亚、尼日尔、乍得等,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养殖记录。
入侵历史: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尼罗河引进中国大陆后,尼罗罗非鱼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成为罗非鱼养殖的主要品种。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台湾等地已经形成能够越冬的自然群体。全国养殖范围甚广,除上海、青海、宁夏三省(区、市)无罗非鱼产量记录外,其他地区(包括台湾)均有罗非鱼的养殖。
入侵危害:尼罗罗非鱼适生能力强,杂食性,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有强烈的领域和护幼行为。通过竞争、捕食等作用对本地鱼类威胁很大。在中国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一些河流中,已形成地方优势种群,造成本地鱼类减少或消失,物种多样性趋于单调。
锈色棕榈象锈色棕榈象
锈色棕榈象(学名: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Oliver))
中文俗名:红棕象甲、椰子隐喙象
形态特征:成虫:锈色棕榈象身体红褐色,前胸具两排黑斑。鞘翅红褐色有时全部暗黑褐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或暗黑褐色上有一不规则红斑。
地理分布:原产亚洲南部及西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分布于印度、伊拉克、沙特、阿联酋、阿曼、伊朗、埃及、巴基斯坦、巴林、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日本、约旦、塞浦路斯、法国、希腊、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
入侵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后,该虫才开始受到重视。1998年在海南文昌县最早发现锈色棕榈象严重危害椰子树。近20年,大量引入加拿利海枣并且受害严重。海南、广东、广西、台湾、云南、西藏、江西、上海、福建、四川、贵州、江苏、浙江均有分布。
入侵危害:锈色棕榈象成虫、幼虫均危害棕榈科植物,后者造成损害更大。受害株初期表现为树冠周围的叶子变枯黄,后扩展至树冠中心,心叶也黄萎。虫口多时树干被蛀空,遇大风容易折断。危害到生长点时,生长点腐烂,植株死亡。世界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棕榈科植物均遭受锈色棕榈象的严重危害。
悬铃木方翅网蝽(学名:Corythucha ciliata Say)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3.2-3.7毫米,乳白色,头顶和体腹面黑褐色;头兜发达,盔状,头兜突出部分的网格比侧板的略大,从侧面看,头兜的高度较中纵脊稍高。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头兜、侧背板、中纵脊和前翅表面的网肋上密生小刺,侧背板和前翅外缘的刺列十分明显;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其前缘基部强烈上卷并突然外突,亚基部呈直角状外突,使得前翅近长方形,腿节不加粗;足和触角浅黄色;后胸臭腺孔缘小且远离侧板外缘。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的中东部,主要分布:美国、加拿大、法国、匈牙利、西班牙、奥地利、瑞士、捷克、保加利亚、希腊、俄罗斯、智利、韩国、日本。
入侵历史:自1960年从北美传入欧洲,1990年传入南美洲智利,1996年传入韩国,2001年传入日本,2006年传入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中国于2006年在湖北武汉首次发现,现已在上海、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湖北、贵阳、河南、山东等地发现,并呈暴发态势。
入侵危害:悬铃木方翅网蝽刺吸叶片汁液直接为害。通常于悬铃木树冠底层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造成黄白色斑点和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由叶脉开始干枯至整叶萎黄、青黑及坏死,从而造成树木提前落叶、树木生长中断、树势衰弱至死亡。同时可携带悬铃木叶枯病菌和甘薯长喙壳菌,而这2种病原菌能降低悬铃木树势并导致其死亡。
扶桑绵粉蚧扶桑绵粉蚧
扶桑绵粉蚧(学名: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形态特征:雌成虫活体卵圆形,浅黄色,扁平;表皮柔软;体背被有白色薄蜡粉;足红色,足通常发达,可以爬行;成虫体长2.5-2.9毫米,宽1.60-1.95毫米。触角9节。雄成虫体微小长1.4-1.5毫米,触角10节,长约为体长的2/3,足细长,发达,腹部末端具有2对白色长蜡丝,前翅正常发达,平衡顶端有1根钩状毛。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分布墨西哥、美国、古巴、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西、智利、阿根廷、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新喀里多尼亚、巴基斯坦、印度、泰国。
入侵历史:该虫最早被发现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一个公园和植物根部的火蚁巢中,在美国1991年开始危害棉花,1992年开始在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现其发生危害。2002年智利在人参果上发现该虫发生危害,2003年阿根廷、2005年巴西、2008年尼日利亚相继发现该虫。2005年以来,巴基斯坦、印度等地棉花上该虫暴发成灾。中国2008年在广东首次发现,至今已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海南等。
入侵危害:扶桑绵粉蚧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危害,主要危害扶桑、棉花等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受害植株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呈失水干枯状,造成植株的花蕾、花、幼铃脱落;可造成茎叶甚至整个植株扭曲变形,严重时可导致扶桑死亡。扶桑绵粉蚧分泌的蜜露还可以诱发煤污病,从而加重对寄主植物危害,影响光合作用,最终会导致叶片大量脱落,明显影响植物观赏性与绿化效果。
刺桐姬小蜂刺桐姬小蜂
刺桐姬小蜂学名:Quadrastichus erythrinae Kim)
形态特征:雌成虫:体黑褐色,长1.45-1.6毫米,具3个红色单眼,略呈三角形排列;触角9节;前胸背板黑褐色,中胸盾片具1个“V”形或起自前缘的倒三角形黑褐色中叶,其余部分黄色;翅透明无色,翅面纤毛黑褐色,翅脉褐色;腹部褐色,背面颜色较腹面深,前、后足基节黄色,中足基节浅白色,腿节棕色,产卵器鞘不突出,藏于腹内。雄成虫:体色较雌虫浅,长1.0-1.15毫米外生殖器延长,阳茎长而突出,并具1对腹侧突。
地理分布:原产毛里求斯、留尼汪、新加坡、美国(夏威夷)。
入侵历史:2005年美国夏威夷首次发现,随后在其他许多地区发现该虫严重危害刺桐属植物。2005年,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刺桐种植区发现刺桐姬小蜂严重危害。2005年7月中国首次在深圳发现,随后在福建省厦门市和海南省三亚市、万宁县也相继发现。现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入侵危害:刺桐姬小蜂严重危害刺桐属植物,刺桐受害后,叶片常发生卷曲,—25—在叶的正背面和叶柄等处出现畸形,在受害处产生肿大的虫瘿。虫瘿严重的叶片和茎干造成生长迟缓和缺乏活力,严重被害引起大量落叶甚至植株死亡。

第四批名单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2016年12月20日发布,18种)
第四批 18种
图片
简介
长芒苋长芒苋
长芒苋(学名:Amaranthus palmeri
别名:绿苋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可达300厘米,浅绿色,茎直立,粗壮,叶片无毛,卵形至菱状卵形,叶基部楔形,叶柄长,纤细。雌雄异株。穗状花序,直立或略弯曲,花序生于叶腋者较短,苞片钻状披针形,雄花花被片极不等长,长圆形,雄蕊短于内轮花被片。雌花花被片稍反曲,花被片匙形,花果近球形,果皮膜质。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西南部,现广布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中国分布:1985年首次发现于北京的丰台区范庄子村(现槐房路附近)路边,此后沿道路蔓延侵入菜地。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山东。
入侵危害:该种适应性强,常生于河岸低地、旷野、村落边及耕地中,产种量很大,竞争力强,易形成优势群落,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作为一种旱地杂草,植株高大,与农作物争夺水、肥、光照和生存空间,危害农田和果园,也可侵入湿地。植株富集亚硝酸盐,牲畜过量采食后会引起中毒。雌株成熟果序上的宿存苞片和花被片具硬刺,可扎伤皮肤。
垂序商陆垂序商陆
垂序商陆(学名:Phytolacca americana L.)
别名:十蕊商陆,美商陆,美洲商陆,美国商陆,洋商陆,见肿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粗壮,肥大,倒圆锥形。茎直立,圆柱形,有时带紫红色。叶柄长1-4厘米;叶片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总状花序顶生或侧生,长5-20厘米,花序较纤细;花梗长6-8米米;花白色,微带红晕,直径约6米米;浆果扁球形,熟时紫黑色。种子肾状圆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光滑。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现世界各地引种和归化。
中国分布:在各地作为观赏植物或药用植物引入栽培,1935年在杭州采到标本,在中国各地广泛逸生。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台湾、香港。
入侵危害:垂序商陆环境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在营养条件较好时,植株高可达2米,易形成单优群落,主茎有的能达到3厘米粗,可与其他植物竞争养分。其茎具有多数开展的分枝,叶片宽阔,能覆盖其他植物体,导致其他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该种具有较为肥大的肉质直根,消耗土壤肥力。垂序商陆全株有毒,根及果实毒性最强,对人和牲畜有毒害作用,由于其根酷似人参,常被人误做人参服用,人取食后会造成腹泻。种子可通过鸟类传播。
光荚含羞草光荚含羞草
光荚含羞草(学名:Mimosa bimucronata (DC.) Kuntze
别名:簕仔树,光叶含羞草
形态特征:落叶灌木,高可达6米;小枝无刺,二回羽状复叶,叶轴无刺,被短柔毛,小叶片线形,革质,先端具小尖头,中脉略偏上缘。头状花序球形;花白色;花萼极小;花瓣长圆形,荚果带状,劲直,成熟时荚节脱落而残留荚缘。花白色;花萼杯状;荚果带状,劲直褐色。花果期几全年。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
中国分布:20世纪50年代由广东中山县旅美华侨引入我国。现主要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云南、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常生于村边、溪流边、果园及荒地中,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生长迅速,栽后当年就能长到2米左右;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单优群落,排挤本地物种,可造成严重的生态或经济损害。该种入侵性很强,在中国已侵入自然保护区内,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
五爪金龙五爪金龙
五爪金龙(学名:Ipomoea cairica (L.))
别名:假土瓜藤,黑牵牛,牵牛藤,上竹龙,五爪龙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茎细长,有细棱;叶片为掌状;花冠紫红色、紫色或淡红色、偶有白色,漏斗状;蒴果近球形。花期5—12月。[3] 五爪金龙的叶子类似掌状,有5至7个裂痕,由此得名。种子黑褐色,花果期几全年。
地理分布:一般认为原产热带亚洲或非洲,也有学者认为原产热带美洲,现已广泛栽培或归化于泛热带。
中国分布:根据Dunn &Tutcher(1912年)记载,该种当时已在香港归化,攀于乔木和灌丛上。通常作观赏植物栽培。现主要分布于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台湾、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该种分布于海拔100-600米的荒地、海岸边的矮树林、灌丛、人工林、山地次生林等生境,常缠绕在其它乔灌木上,覆盖其林冠,使其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而慢慢枯死,在中国南方已成为园林中一种常见有害的杂草。
喀西茄喀西茄
喀西茄(学名:Solanum aculeatissimum Jacquin)
别名:苦颠茄,苦天茄,刺天茄
形态特征:直立草本至亚灌木植物,高可达3米,叶阔卵形,裂片边缘又作不规则的齿裂及浅裂;上面深绿,下面淡绿,蝎恳状花序腋外生,短而少花,萼钟状,绿色,裂片长圆状披针形,花冠筒淡黄色,冠檐白色,花药在顶端延长,子房球形,成熟时淡黄色,花期春夏,果熟期冬季。花期3-8月;果期11-12月。
地理分布:原产南美洲热带地区。
中国分布:该种于19世纪末在贵州南部首次发现。现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台湾、香港。
入侵危害:常分布于海拔100-2300米的沟边、路边、灌丛、荒地、草坡或疏林生境,已入侵到中国自然保护区内。为一种大型具刺杂草或亚灌木,全株含有毒生物碱,未成熟果实毒性较大,人和家畜误食可导致中毒。
黄花刺茄黄花刺茄
黄花刺茄(学名:Solanum rostratum Dunal)
别名:刺萼龙葵,刺茄,尖嘴茄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少,多须根。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株型类似灌木。高可达70厘米。叶互生,叶柄长0.5-5厘米,密被刺及星状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蝎尾状聚伞花序腋外生,花期花轴伸长变成总状花序,花横向,在萼筒钟状,萼片线状披针形,花冠黄色,辐状,花瓣外面密被星状毛;花药黄色,异型,浆果球形,成熟时黄褐色。种子多数,黑色,6-9月开花结果。
地理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除佛罗里达州外已经遍布美国,现已入侵到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
中国分布: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云南、新疆、香港。
入侵危害:该种适应性强,耐瘠薄、干旱,常生长于荒地、草原、河滩和过度放牧的牧场,也能侵入农田、果园中。竞争能力强,可严重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常形成大面积单一群落,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全株密被刺毛,可伤害家畜,影响放牧和羊毛产量。植株有毒,误食后可引起严重的肠炎和出血,果实含有神经毒素茄碱,可致牲畜死亡。同时,该种还是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卷叶病毒的野外寄主。
刺果瓜刺果瓜
刺果瓜学名:Sicyos angulatus L.)
别名:刺果藤,棘瓜,单子刺黄瓜,星刺黄瓜
形态特征:一年生大型藤本植物。茎细长,通常为4-6米,茎具纵向的槽棱,密被白色柔毛,茎节处生卷须,密被白色柔毛,叶片形状似黄瓜叶,两面微粗糙被短柔毛,叶柄长,密被白色柔毛,花雌雄同株,雄花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头状聚伞花序,雌花较小,无柄,聚成头状,果实3-20个簇生,内含种子1粒,种子椭圆形或近圆形,扁平,灰褐色或灰黑色。
地理分布: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和美国西南部,除佛罗里达州外已经遍布美国,现已入侵到加拿大、俄罗斯、韩国、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或地区。
中国分布:该种种子通过风、水流、或以刺萼扎入动物皮毛或人的衣服等方式传播。中国早在1982年在辽宁省朝阳县就有报道,后来又相继在吉林省白城市、河北省张家口市、北京市密云县等地发现该物种。2005-2007年,在新疆境内也发现了乌鲁木齐县和石河子市两个分布区。2009年,该种被发现入侵到内蒙古。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云南、新疆、香港。
入侵危害:该种适应性强,耐瘠薄、干旱,常生长于荒地、草原、河滩和过度放牧的牧场,也能侵入农田、果园中。竞争能力强,可严重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常形成大面积单一群落,破坏当地生物多样性。全株密被刺毛,可伤害家畜,影响放牧和羊毛产量。植株有毒,误食后可引起严重的肠炎和出血,果实含有神经毒素茄碱,可致牲畜死亡。同时,该种还是马铃薯甲虫和马铃薯卷叶病毒的野外寄主。
藿香蓟藿香蓟
藿香蓟学名:Ageratum conyzoides L.)
别名:胜红蓟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无明显主根;茎粗壮,底部径4毫米,茎枝淡红色,或上部绿色覆盖白色尘状短柔毛;叶对生,叶片卵形或长圆形;藿香蓟花序伞房状,总苞钟状或半球形,苞片长圆形或披针状长圆形;花冠长外面无毛或顶端有尘状微柔毛,淡紫色;瘦果黑褐色;花期7-12月。
地理分布:原产热带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非洲全境、印度、印度尼西亚、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
中国分布:该种19世纪在香港记录。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
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东南部)、陕西、台湾、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该种常见于山谷、林缘、河边、茶园、农田、草地和荒地等生境,常侵入作物地,如在玉米、甘蔗和甘薯田中,发生量大,危害严重。能产生和释放多种化感物质,抑制本土植物的生长,常在入侵地形成单优群落,对入侵地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目前已入侵到一些自然保护区。 
大狼杷草大狼杷草
大狼杷草(学名:Bidens frondosa L.)
别名:接力草,外国脱力草,大花咸丰草,大狼把草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常带紫色。叶对生,具柄,为一回羽状复叶,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有粗锯齿,通常背面被稀疏短柔毛,至少顶生者具明显的柄。头状花序单生茎端和枝端。总苞钟状或半球形,披针形或匙状倒披针形,叶状,边缘有缘毛,无舌状花或舌状花不发育,极不明显,筒状花两性;瘦果扁平,狭楔形,近无毛或是糙伏毛,顶端芒刺2枚。
地理分布:原产北美洲,现广泛归化。
中国分布:1926年在江苏采到标本。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云南、台湾。
入侵危害:适应性强,喜于湿润的土壤上生长,常生长在荒地、路边和沟边,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易形成优势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在低洼的水湿处及稻田的田埂上生长较多,在稻田缺水的条件下,可大量侵入田中,与农作物竞争养分,降低作物产量。
野燕麦野燕麦
野燕麦(学名:Avena fatua L.)
别名:燕麦草,乌麦,香麦,铃铛麦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株高30-150厘米。须根较坚韧;杆直立且光滑无毛;叶鞘光滑或基部者被微毛;叶舌透明膜质,叶片扁平微粗糙,或上面和边缘疏生柔毛;圆锥花序呈金字塔形,花柄弯曲下垂,背面中部以下具淡棕色或白色硬毛,芒自体中部稍下处伸出;颖果被淡棕色柔毛;花果期4-9月。
地理分布:原产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现欧、亚、非三洲的温寒地带均有分布,北美也有输入。
中国分布:该种是世界性的恶性农田杂草,可随其它种子或鸟类啄食后异地扩散,19世纪中叶曾先后在香港和福州采到标本。现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澳门。
入侵危害:该种海拔4300米以下均可分布,常见于荒野或田间,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强,为农田恶性杂草,可与农作物争水、争光、争肥,降低作物产量;同时种子易混杂于作物中,降低作物品质。野燕麦能传播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同时是小麦黄矮病等毒病和多种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的栖息场所。
水盾草水盾草
水盾草(学名:Cabomba caroliniana Gray)
形态特征: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茎长可达1.5m,根系发达,细根多,细长,具分枝,节上生根;叶对生或轮生,稀互生;沉水叶对生,呈圆扇形,掌状分裂,裂片呈狭线形或丝状;浮水叶少数,在花枝顶端互生,呈狭椭圆形或近圆形;花单生于枝上部叶腋,小,白、黄、稀紫色,花瓣近基部有橙色腺斑,两侧常有瓣耳;果实革质,不开裂;种子无成熟的胚。
地理分布:原产美国至巴西地区,现引种至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等地。
中国分布:1993年在浙江首次发现。现主要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
入侵危害:该种的入侵会引起水库和池塘水平面的上升导致渗漏的增加、灌溉渠中的堵塞和泛滥;大量水盾草死亡后腐烂耗氧,对渔业造成危害;茂密的水盾草妨碍了湖泊和水库的娱乐、农业和美学功能;国外已有报道水盾草入侵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食蚊鱼食蚊鱼
食蚊鱼(学名:Gambusia affinis
形态特征:体长形,略侧扁,背缘浅弧形,腹部圆凸。头短宽,吻短。眼大。口小,上位,颌齿细小。体被圆鳞,无侧线。背鳍位于体中点之后。臀鳍位于背鳍前下方。雄鱼臀鳍的第3-5鳍条延长变成输精器。尾鳍圆形。体背灰黑,腹部白色。头背有1黑斑,沿背部及尾柄末端有黑色条纹。除腹鳍外,其余各鳍具小黑点。
地理分布:主要产于美国南方、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
中国分布:为控制蚊子和疟疾的发生,食蚊鱼分别于1911年和1927年被引入到中国台湾和大陆。20世纪中后期,为提高渔业产量,中国云南省众多高原湖泊大量引种外来鱼类,食蚊鱼随着其它鱼类引种被无意引入。目前,食蚊鱼在中国长江以南(包括台湾)的各地小水体中均有分布,同时在云南高原湖泊中也有分布。
入侵危害:食蚊鱼通过捕食浮游动物、土著鱼类的鱼卵或鱼苗、两栖类的卵或幼体,造成当地部分土著种的濒危和灭绝,进而改变入侵地水生物种群落结构,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因此,食蚊鱼已经被纳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种名单。
美洲大蠊美洲大蠊
美洲大蠊(学名:Periplaneta Americana (L.))
别名:蟑螂,蜚蠊,偷油婆,香娘子,石姜,负盘,滑虫,茶婆虫
形态特征: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体大型,雄虫体长约27-32毫米,雌虫体长约28-32毫米。赤褐色,头顶及复眼间黑褐色。复眼间距雄虫狭雌虫宽,单眼明显淡黄。前胸背板略作梯形,后缘缓弧形,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
地理分布:原产于非洲北部,可能是在贩卖黑人时期由非洲带入美洲。
中国分布:美洲大蠊在中国各省市广泛分布。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湖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
入侵危害:美洲大蠊的排泄物和蜕落的表皮带有过敏原,可以引发皮疹、哮喘等病症;美洲大蠊还能携带多种致病菌,如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杆菌、伤寒杆菌和寄生虫卵,是家畜及人类许多传染性疾病的重要传播媒介。
德国小蠊德国小蠊
德国小蠊(学名:Blattella germanica (L.))
别名:德国蟑螂,德国姬蠊
形态特征:体小型,淡赤褐色。雄虫狭长,体长10-13毫米,雌虫较宽短,体长11-14毫米。前胸背板具2条内侧平直的纵向黑色条纹。雄虫腹部狭长,第7节背板特化;雌虫腹部较宽短,基部宽,赤褐色,端部狭,白色,末端钝角,侧缘斜,略向内凹,整体略呈三角形;下生殖板宽大,表面隆起,前侧缘近半圆形,后缘圆弧形,尾须强大多毛。
地理分布:原产南亚,也有学者认为起源于非洲。随着地区间经济贸易而远距离传播。
中国分布:分布遍及全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均有分布。现主要分布于北京、辽宁、黑龙江、上海、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新疆等地。
入侵危害:德国小蠊分泌物可使食物变质,导致人类中毒。它会咬食和破坏食品、纸张、文物、电子设备等,同时携带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乙肝病毒等多种致病菌而威胁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无花果蜡蚧无花果蜡蚧
无花果蜡蚧(学名:Ceroplastes rusci (L.))
别名:榕龟蜡蚧,拟叶红蜡蚧,锈红蜡蚧,蔷薇蜡蚧
形态特征:雌成虫前期虫体表皮膜质,略隆起,后期虫体表皮稍硬化,体背部隆起呈半球形。体长2.0-3.5毫米,宽1.5-2.5毫米,淡褐色。触角6节。背面有8个无腺区,头区1个,背侧各3个,背中区1个。尾裂浅,肛突短锥形,向体后倾斜。肛板圆滑,没有明显的角。雌成虫蜡壳白色到淡粉色,稍硬化,周缘蜡层较厚。蜡壳分为9块,背顶1块。整壳长1.5-5.0毫米,宽1.5-4.0毫米,高1.5-3.5毫米。
地理分布:该虫原产于非洲,最早发现于地中海沿岸地区,现已扩展和传播至东洋区、非洲区、新热带区和古北区等动物区系。其中,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分布较广泛。
中国分布:2012年,在中国广东省茂名市的榕树上和四川省攀枝花市的大叶榕上首次发现该害虫。现主要分布在广东、四川。
入侵危害:无花果蜡蚧寄主多样,适生区广泛,是许多园林植物和经济果园的重要害虫。该虫除吸食寄主汁液对植物的枝干、嫩梢、叶片和果实造成的直接危害外,还分泌大量的蜜露,诱发煤污病,从而降低寄主植物的生命力,影响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造成经济果林减产。
枣实蝇(学名:Carpomya vesuviana Costa)
形态特征:成虫体黄色,体、翅长2.9-3.1毫米。头高大于长,雌雄的头宽相同。盾片黄色或红黄色,中间具3个细窄黑褐色条纹,向后终止于横缝略后;两侧各有4个黑色斑点,横缝后亚中部有2个近似椭圆形黑色大斑点,近后缘的中央于两小盾前鬃之间有一褐色圆形大斑点;横缝后另有2个近似叉形的白黄色斑纹。小盾片背面平坦或轻微拱起;白黄色,具5个黑色班点,其中2个位于端部,基部的3个分别与盾片后缘的黑色斑点连接。
地理分布: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南亚、中亚、东南亚、欧洲东部等国家或地区。
入侵历史:2007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的鄯善县、托克逊县、吐鲁番市发现。现主要分布在新疆。
入侵危害:该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果肉进行危害,不蛀食枣核和种仁,危害时果面可形成斑点和虫孔,内部蛀食后形成蛀道,并引起落果,导致果实提早成熟和腐烂,被害率可达60%以上,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枣果的绝收。
椰子木蛾椰子木蛾
椰子木蛾(学名: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别名:黑头履带虫、椰蛀蛾、椰子织蛾
形态特征:成虫翅展18.0-24.0毫米。头部灰白色。下唇须乳白色,第2节腹面和内侧密布灰白色长鳞毛,鳞毛端部杂黑色;第3节散布黑褐色鳞片。触角柄节土黄色;鞭节乳白色,杂黑褐色。前翅狭长,前缘略拱,顶角钝,外缘弧形后斜;土黄色至灰白色,散布黑色鳞片;前缘基部约1/6黑色,端半部具多条黑色细纵纹;缘毛与翅同色。后翅灰褐色,缘毛基部1/3灰褐色,端部灰白色。前、中足乳白色,前足转节和腿节腹侧黑色,胫节外侧黑色,跗节具浅褐色环;后足土黄色。腹部2-6节有背刺。
地理分布:椰子木蛾原产南亚,主要分布在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地。
中国分布:2013年,在中国海南省万宁市的棕榈科植物上首次发现该虫。现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
入侵危害:椰子木蛾的寄主有棕榈科、芭蕉科。其可危害不同年龄的棕榈科植物,幼虫从植物的下部叶片向上取食危害,逐渐向其他叶片扩展。幼虫取食叶片并在叶背面形成蛀道,蛀道内粪便与其吐丝交织。每个叶片上可有几头幼虫,严重受侵染的植株,叶片干枯,除顶端少数叶片外,整个树冠均被侵害。椰子木蛾寄主植物棕榈科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成为最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同时,也是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源,保护价值极高。椰子木蛾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周期短、全年可危害的特点,对寄主的危害相当严重。
松树蜂松树蜂
松树蜂(学名:Sirex noctilio Fabricius)
别名:云杉树蜂,辐射松树蜂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0-44毫米,雌性与雄性成虫相比体型略大,圆柱形,触角黑色。雌虫头部、胸腹部具蓝色金属光泽,胸足桔黄色,腹部末端呈角突状;雄虫头胸部具蓝色金属光泽,腹部基部和末端呈黑色,中部桔黄色。后足粗大、黑色。幼虫乳白色且为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10-20毫米,头宽约3-5毫米。蛹为离蛹,乳白色,长10-18毫米。卵乳白色,呈梭形,长约1.4毫米,中部最宽处直径约0.5毫米。
地理分布:原产于欧亚大陆和北非,后传入澳洲、南美、北美、非洲等地。
中国分布:2013年,在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首次发现,现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吉林、黑龙江。
入侵危害:松树蜂主要危害松属、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以及美国松属等种类。松树蜂幼虫的取食和钻蛀能对寄主树木造成严重破坏,其产卵时注入的毒素和共生菌能够严重影响寄主体内的水分平衡、光合产物运输等重要的生理代谢过程,同时降解寄主木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和破坏树体内部结构,逐步削弱寄主的防御能力从而加速树势的衰弱甚至导致树木死亡。